内含子名词解释,内含子概念
内含子(Intron)是指一个基因或mRNA分子中无编码作用的片段,是真核生物细胞DNA中的间插序列这些序列被转录在前体RNA中,经过剪接被去除,最终不存在于成熟RNA分子中。内含子和外显子的交替排列构成了割裂基因。在前体RNA中的内含子常被称作“间插序列”。在转录后的加工中,内含子比外显子有更多的突变。
内含子的特点
非编码序列:内含子是基因内间隔的一段序列,它不出现在成熟的RNA分子中,在转录后通常被加工去除。
长度和数目:内含子的长度和数目因物种而异,一般来说,越复杂的生物含有的内含子数目越多。例如,线虫、昆虫中内含子长度有的仅几十个碱基,而哺乳动物中有的却高达几百万以上。
剪接机制:内含子的剪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涉及到多种小分子核蛋白组成的拼接体。拼接体与内含子及其邻近外显子的特定部分相互作用,以确保精确有效的剪接。
可变剪接:内含子在选择性剪接中扮演重要角色,一个基因可以因此而产生多种不同的蛋白质。归根到底,是在剪接过程中同一段DNA,有时被看作外显子,有时则是内含子。
内含子的起源
关于内含子的起源,目前有两种主要的假说:
内含子早现假说:认为内含子是远古就有的,现存真核基因中几乎所有的内含子均起源于原核祖先,同源基因结构的差异主要是由内含子丢失所致。
内含子晚现假说:认为真核生物的内含子是后来才出现的,内含子插入促使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发生改变。
内含子的作用
可变剪接:内含子的存在允许选择性剪接,这反过来又允许一个基因编码多个转录本,从而服务于多种复杂的细胞功能。
影响基因表达:内含子还能影响基因表达,即基因被激活制造蛋白质和其他非编码RNA的速率。
内含子的特殊类型
有一种特殊的内含子,被称作自剪接内含子(核酶),它可以通过自身作用被切除,来离开mRNA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