角膜塑形镜的利与弊,角膜塑形镜的危害
角膜塑形镜(Orthokeratology Lens,简称OK镜)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,通过改变角膜的几何形态来暂时矫正近视。以下是其优缺点的详细分析:
优点
显著的视力矫正效果:
角膜塑形镜通过夜间佩戴,可使角膜中央区域变平,从而在白天获得清晰的裸眼视力。多项研究表明,这种方法可有效降低近视度数,提高视力。
例如,一些高度近视患者在佩戴两周后,视力可显著提高到5.0。
方便性:
只需在夜间佩戴,白天无需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,特别适合运动爱好者和特殊职业者(如运动员、演员等)。
近视控制效果:
研究显示,角膜塑形镜可有效减缓近视眼眼轴增长,减缓量约为0.15 mm/年,近视控制效力为0.25~0.50 D/年,可延缓35%~60%的近视进展。
可逆性:
角膜塑形镜对角膜的塑形作用是可逆的。停戴后,角膜会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,为其他近视矫正手段留有空间。
缺点
医学风险:
主要风险是角膜微生物感染。由于镜片直接接触角膜,如果清洁不当或个人卫生不良,容易引发感染性角膜炎。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显示,在18岁及以下被确诊为微生物致病的感染性角膜炎病例中,38%与使用OK镜直接相关。
其他并发症包括角膜染色、角膜压痕、角膜隐窝、角膜铁线环、角膜浸润、重影和眩光等。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合理治疗,这些并发症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。
使用限制:
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佩戴角膜塑形镜。例如,角膜形态过于陡峭或不规则、眼压过高或过低、眼部活动性炎症、严重干眼或角膜病变、糖尿病患者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患者、严重过敏患者等均不适合佩戴。
不建议为8岁以下儿童验配角膜塑形镜。
护理要求高:
角膜塑形镜需要严格的护理程序,包括使用专用护理液进行镜片护理,不能使用自来水或矿泉水冲洗镜片。每隔1~2周需要进行一次镜片去蛋白护理,每周要煮沸镜盒消毒,至少每3个月更换一次镜盒(和吸棒),每年更换一次镜片。
经济成本:
角膜塑形镜的价格相对较高,包括镜片本身的费用、定期复查的费用以及护理用品的费用,这对一些家庭来说可能是一个经济负担。
结论
角膜塑形镜在视力矫正和近视控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,但其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嘱,并且需要高度的个人卫生和护理。潜在的风险包括感染和其他并发症,因此在考虑使用角膜塑形镜时,应权衡其利弊,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